第三屆亞太地區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
「以法律促行動,消除性別暴力」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與台灣防暴聯盟、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平等權項目於本年六月十六至十八日合辦了第三屆亞太地區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此次論壇重點關注與性別暴力相關的法律的執行和司法程序,邀請了來自印度、韓國、尼泊爾、新加坡、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等三十位講者分享經驗和交流討論。以概述亞太地區的性別暴力現狀和挑戰為引,各地講者分享受害者於疫情下的處境、近年冒起的數位及影像性暴力,以及,分享為受害幸存者(victim-survivor)爭取司法權益的倡議工作、對抗性別暴力的創新策略。
疫情下的性别暴力及受害者處境
論壇上不少講者探討了在疫情下性別暴力的現況以及受害者所面對的困境。來自尼泊爾、擔任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委員會委員及High Level Commission on ICPD25 Follow-up委員的Bandana Rana指出,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類型中,以親密關係暴力最為常見,此類個案因疫情激增近五成,此現象被稱為「幽靈疫情 (Shadow Pandemic) 」。Bandana Rana亦提到,一些亞太地區國家的醫院只專門處理疫情相關病患,限制了其他醫療服務,使不少家暴受害者難以取得婦科及生育健康治療。
防疫措施實行期間,影像性暴力個案大幅上升。英國Revenge Porn Helpline經理Sophie Mortimer指出,其熱線接獲的求助數字於2020年達至逾三千宗,相較2019年的一千七百宗,升幅近八成半。在因疫情而實施的封鎖下,付費訂閱內容平台OnlyFans成為流行的賺錢途徑,許多創作者於平台上售賣色情影像以禰補疫情間收入的損失。然而,此平台卻容易被施暴者利用,成為影像性暴力的溫床。Sophie Mortimer提到,熱線於封鎖期間接獲的許多求助均與OnlyFans有關,包括被(前任)伴侶於該平台發佈私密影像。
疫情亦妨礙性別暴力受害者求助。以中國的家暴受害者為例,女權行動者王芳(化名)提到,在防控措施的實施下,尤其因為中國大陸各地區遭封鎖,受害者難以逃離施暴者,也限制了她們的求助渠道。以發生在農村的家暴為例,疫情下進出農村需要相關證明,受害者因為缺乏相關文件而難以離開居所和施暴者。除此以外,王芳談及大陸警方對家暴事件的態度消極,傾向不懲罰施暴者,甚至勸喻受害者放棄追究。疫情下這種處理手法更顯普遍,使受害者求助向隅。
受害者為核心的司法改革
司法程序的繁複和司法人員的不諒解往往令受害者卻步。有見及此,來自台灣及馬來西亞的講者分享了他們加強司法程序對受害者支援的倡議經驗,包括,推動立法提升弱勢受害者證詞的認受性,減少偵查審訊過程中的二次傷害,以及為受害者提供司法援助。
兼任台灣防暴聯盟理事及台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理事的林美薰分享道,他們在台灣積極推動「受害者為核心」的司法正義,通過提高弱勢受害者證詞可信度,提升案件起訴率與定罪率。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立法引入「司法詢問員制度」。經過多年爭取,台灣2015年修訂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15-1條明文要求兒童或心智障礙的性侵受害者在偵查和審訊階段時,應有專業人士在場協助,或由經過相關訓練者詢問。此舉將訪談程序科學化和系統化,從而減少因不當詢問而導致的證詞不可用,增加弱勢受害者證詞的可信度。由於受害者證詞於性侵案中持關鍵作用,證詞品質的提升有助受害者在司法程序中取得公義。
馬來西亞婦女醒覺中心的Say Tee Ooi則介紹了中心為性別暴力受害者爭取司法正義的多元策略,包括:受害者支援服務、研究及資源開發、訓練、法律遊說、全國諮詢和跨機構對話。中心在為受害者爭取應有的司法權益,例如針對兒童受害者的特別措施、要求閉門審議和在判刑前要求提取受害者影響陳述書以作爲量刑參考。除此之外,亦有為專業人士提供訓練,加強他們對受害人支援的敏感度,例如醫生、護士以及檢控官、法官、警察、福利官和法庭傳譯員。為支援受害人作上庭前的預備,中心出版了《法庭求生》小冊子和影片,供受害者作事前參考。
以藝術手法協助打破沉默
論壇上兩位講者分享了以藝術為受害者提供發聲平台的經驗。兩位講者都不約而同地選擇舉辦實體展覽將受害幸存者的經歷實體化,為參觀者帶來感官的衝擊,令公眾得以與受害幸存者身同感受。
為了呈現性暴力受害幸存者在中國的失語,趙六(化名)在通過策展「米兔在中國」,將受害者的困境在實體空間可視化(visualise)。其中一件裝置藝術作品,他將刀片和受害者的錄音置於同一空間內,表達出受害幸存者在陳述自己經歷時所面對的難以啟齒和承受的傷害。內地爭取兩性平權的人士經常遭受網絡暴力,包括充滿性別歧視的言論攻擊。於是,他通過另一個戶外大型裝置藝術,將社交平台上對女權人士的攻擊性言論列印成橫幅,舖滿在中國北方的一塊荒漠,以呈現網絡世界中漫山遍野的言語暴力。
來自香港的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亦分享了,他們透過藝術展覽協助性暴力幸存者打破沉默的創新策略。她以最近的《#OneInSeven—性侵幸存者的一物》的展覽為例,該展覽陳列出11名幸存者挑選的物品,並由幸存者親自撰寫物品背後的故事、求助的經歷。由於大部分幸存者在事發多年後才求助,較難於司法系統得到應有的正義。是此藝術展覽正正為幸存者提供了一個發聲的平台,令大眾聽見他們的故事,為幸存者提供司法系統以外尋求正義的出口。
總結
此次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集結了來自亞太區各地不同的講者,並就當地性別暴力議題作出分享。當中議題涵蓋家庭暴力及影像性暴力等多方面,亦探討了因疫情所觀察到的特別現象。此次論壇不但使參與者對性別暴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及反思,也促進亞太區各地間對處理性別暴力上的經驗交流和合作。
(本文由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實習生袁嘉琳和韓夢華撰寫)
Comments